经济数据向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
五方面加大货币政策创新力度,提高企业融资的“直接性”
金融风险关注银行风险,疫情对银行造成一定下行压力
LPR改革对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人民币何时正式推出尚无时间表
实施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扶持计划
来源丨南方财经全国两会报告组
记者丨杨志金北京报道
编辑丨周鹏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26日,央行官网发布了央行行长易纲就“两会”重点问题接受《金融时报》、《中国金融》记者采访全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报道,采访内容释放出六大政策信号:
经济数据改善
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作出的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流动性要保持合理充裕。但疫情突如其来的冲击加大了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经济增速为-6.8%,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整需要要加强。
易纲认为,当前,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正常,经济数据呈现向好态势。4月份制造业PMI为50.8,连续两个月处于涨跌状态。在线以上。
“虽然境外疫情及其影响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我国经济韧性强,内需市场广阔,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易纲说道。
易纲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我们将按照《***工作报告》要求,综合运用和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M2。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上年。
央行数据显示,去年底广义货币M2余额198.65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分别比上年高0.5和0.6个百分点。分别为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同期社会融资增速为10.7%。该行业有时还使用 M2 或社会融资除以 GDP 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宏观杠杆率。考虑到今年GDP名义增速低于去年,M2和GDP增速目标高于去年,宏观杠杆率将分阶段上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五方面加大货币政策创新力度,
提高企业融资的“直接性”
***工作报告提出,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直接触及实体经济,要便利企业获得贷款,推动利率继续下行。市场高度关注该工具的具体内容。
易纲解释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货币信贷政策的结构化和精准化,缩短货币政策传导链条,提高货币政策的“直接性”。企业融资:包括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1.5万亿元,实施暂缓还本付息政策。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加大货币政策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支持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一是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
二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三是完善***担保机制。加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规模,扩大融资担保规模,弱化利润考核要求,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
四是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信用债净融资额比上年增加1万亿元,释放更多信贷资源支持小微企业。支持金融机构2020年发行3000亿元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专门用于发行。
信用债融资方面,Wind数据显示,2019年公司净融资规模(公司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PPN)为2.2万亿元。今年增加1万亿元的目标,意味着净融资规模将达到3.2亿。今年,市场利率下降了,也下降了。增加信用债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据Wind数据,2019年全年发行,主要发行人为地方城商行和农商行。易纲的目标比去年增加了1000亿。
五是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金融风险关注银行风险,疫情对银行造成一定下行压力
去年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2019年)》披露了时间表:2018年,在制定攻坚战行动方案、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的同时,取得了良好开局;2019年,上下联动,全面深入推进各项工作部署;2020年是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我们力争从基本完成风险管控逐步过渡到根本原因,完成攻坚战既定任务。
易纲认为,总体而言,重点领域突出风险得到有序处置,系统性风险上升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金融业总体平稳健康发展。
在各种风险中,易纲关注的是银行风险。易纲表示,近期的COVID-19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银行造成了一定的下行压力,需要关注一些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2020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6000亿元,主要得益于银行业资产规模扩大,管理成本收入比下降。由于不良贷款风险暴露存在一定滞后性,加上疫情以来银行业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银行可能面临不良率大幅上升,
具体而言,面对疫情冲击下的经济下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弱于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一季度,城商行利润同比下降1.2%,农商行利润同比仅增长1.9%,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利润同比下降1.9%。同比分别增长 4.7% 和 9.4%。
资本充足率方面,一季度,城商行资本充足率同比仅上升0.01个百分点,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而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同比分别增长0.47个百分点和0.67个百分点。百分点。
城商行和农商行不良率上升较快。一季度,城商行、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同比分别上升0.57个百分点和0.04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下降0.07个百分点.
城商行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快速下降。一季度,城商行、农商行拨备覆盖率同比分别下降29.37和6.74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提高7.71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LPR改革对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8月,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LPR指MLF,贷款利率锚定LPR——央行政策利率可直接传导至贷款利率,市场-以贷款利率为导向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此基础上,股票基准转换于2020年3月1日如期启动,并将于今年8月完成。
目前,货币政策对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显着提高。央行数据显示,4月一年期LPR品种报3.85%,较改革前一年下降46BP;五年期及以上LPR品种报4.65%,较改革前下降25BP。企业 贷款 利率下降得更多。2020年3月,普通贷款利率为5.48%,较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下降62BP。
易纲认为,利率是最重要的金融要素价格,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改革之一。
易纲指出,LPR改革对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贷款市场整体利率下行,银行发行贷款收益减少。为保持与资产收益相匹配,银行会适当降低负债成本,高息吸引准备金的动机会减弱。事实上,银行存款利率发生了一些变化。部分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市场化货币市场基金等存款产品利率也有所下降。
数字人民币何时正式推出尚无时间表
易纲介绍,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遵循稳定、安全、可控、创新、实用的原则,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和未来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理论的可靠性。性能、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利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
他表示,目前的试点测试只是研发过程中的例行工作,并不代表数字人民币正式上线。何时正式启动尚无时间表。
实施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扶持计划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易纲表示,将加大信贷贷款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落实普惠小微信贷贷款支持计划,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新发行普惠小微信贷贷款,支持提高信贷比重贷款。
***工作报告指出,对普惠型要延期,其他困难企业要协商延期。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首期贷款和无还本续贷。大幅扩大***融资担保覆盖面,大幅降低利率。大型商业银行的普惠增长率应高于40%。
这一目标增长率比去年高出10个百分点。然而,去年,Pratt & 的 贷款 任务超额完成。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五大行普惠性余额为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3.1%。
大量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一直是缺乏足够的抵押品。信用贷款不要求企业提供完整的担保,银行可在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发行贷款帮助诚信经营的企业快速获得融资支持和声誉。
2020年一季度末普惠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其中信贷贷款占比15.4%,比上年末提高1.9个百分点,而信用贷款业务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以下为央行网站披露的采访全文: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和中国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易纲: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二战以来全球最严重的一次大流行。已波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540万例,且仍在蔓延。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产业链供应链流通受阻,国际贸易和投资萎缩,失业人数大幅增加。特别是二季度,各国为抗击疫情采取的“大停工”措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更加集中。(IMF)等国际组织认为,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将在二季度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而经济收缩的强度很可能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甚至上世纪的大萧条。全球金融市场在经历前期的巨大震荡后有所缓解,但基本面因素依然严峻,风险并未消除。
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比下降6.8%。投资、消费、出口均出现两位数负增长。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
虽然境外疫情及其影响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我国经济韧性强,内需市场广阔,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记者:针对疫情影响,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央行采取了非常规措施。中国在金融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目前效果如何?下一步货币政策的基本方向和主要考虑是什么?
易纲:为对冲疫情影响,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银保监会等部门迅速出台30条金融支持政策措施,加大逆周期调整总量,创新使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此后实施的对冲政策累计达到5.9万亿元,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体而言,我们通过3次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再贴现力度等方式,超预期投放流动性,坚定支持2月3日后我国金融市场如期对外开放。春节。,坚决稳定金融市场信心。
价格方面,引导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MLF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行,启动股票基准转换,推动减少。
结构上,根据疫情形势,精准施策,积极使用3000亿元专项优惠再贴现、1.5万亿元普惠再贴现、6000亿元再贴现。新的政策性银行。贷款额度将优先支持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和生活用品生产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服务业企业。
在政策协调方面,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金融监管政策协调,对生产疫情防控重要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的企业给予财政贴息,延长还款期限。本息,帮助困难企业生存。困难。
这些综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大多数经济指标下降,货币和信贷逆势增长。1-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8万亿元,同比增加近2万亿元。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2%,增速明显高于上年。去年出现了强烈的逆周期调整。今年以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量增、价降、广”。4月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1%,比上年末提高2个百分点。4月新发行普惠型小微企业平均利率为5.24%,比上年12月下降0.77个百分点。4月末,金融机构拥有贷款余额的中小微企业超过2800万户。
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按照《***工作报告》要求,综合运用和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去年。
记者:当前,受疫情影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压力突出。今年《***工作报告》提出创新直接触及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金融对企稳企业的支持,努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困难。请问央行为落实这一要求采取了哪些措施?
易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创新货币政策工具,通过结构性调整,缩短货币政策传导链条。精准货币信贷政策,完善企业融资“直通”。性别”。
一是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对防疫企业重要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即支持供应保证。截至5月23日,3000亿元专项贷款已支持银行为7000多家重点企业提供贴息贷款,总额近2800亿元。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融资率为1.25%左右。特别re贷款是一个特殊的事件,一个特殊的事件,在抗击疫情、保障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发行前有严格的流程,发行期间有账本制度,发行后,
二是增加再贴现专项额度1.5万亿元,加大对有序复工复产、脱贫攻坚、春耕、畜牧养殖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较大的领域。对受疫情影响的旅游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小微企业提供普惠性融资支持。截至5月21日,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用于支持金融机构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含贴现)共计4720亿元,累计支持企业57万家(包括农民)。专项额度政策设计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普惠金融机制,
三是落实暂缓还本付息政策,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4月30日,金融机构已累计发放本息逾1.2万亿元。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认真落实《***工作报告》要求,加大货币政策创新力度中国信合贷款利率,提高金融支持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一是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即对于2020年底前到期的中期本金和2020年底前应付的中期利息,本息还款日可延长至2021年3月31日。机构必须推迟应有的延误。
二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落实普惠小微信贷贷款支持计划,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新发行普惠小微信贷贷款,支持提高信贷比重贷款。
三是完善***担保机制。加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规模,扩大融资担保规模,弱化利润考核要求,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鼓励地方***建立小微企业应急转贷、***融资担保机构资本补充等风险补偿“资金池”。
四是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信用债净融资额比上年增加1万亿元,释放更多信贷资源支持小微企业。支持金融机构2020年发行3000亿元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专门用于发行。
五是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对复工复产核心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及其核心配套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带动产业链复工复产。加快落实及时支付规定,加大对公核心账户支付力度。充分发挥服务平台作用,2020年推动中小微企业8000亿元。监督核心企业账权确认,推动更多使用应收账款权责明确的商业汇票。
记者:今年是三大战役的收官之年。经过两年多的治理,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中取得了哪些成效?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增加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尤其是中小银行的风险?有哪些预防措施?
易纲:2018年以来,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财委具体要求,金融业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初步得到遏制,影子银行无序发展得到有效控制,重点高风险金融集团得到平稳有序处置,互联网金融等利益相关者的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综合治理非法集资,建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体系。着力有效应对金融市场波动和外部冲击风险。总体来看,重点领域突出风险得到有序处置,系统性风险上升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
但是,近期的COVID-19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银行造成了一定的下行压力,一些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需要引起重视。2020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6000亿元,主要得益于银行业资产规模扩大,管理成本收入比下降。由于不良贷款风险暴露存在一定滞后性,加之疫情以来银行业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银行可能面临不良率大幅上升,后期不良资产处置压力较大。
同时,如果国际疫情长期持续,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损害越来越严重,海外金融市场的震荡仍有可能蔓延,对中国市场造成冲击。并给我国国际收支和跨境资本流动带来不确定性。
下一步,我们将在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中国信合贷款利率,继续按照中央确定的基本方针政策,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平衡点。抗击疫情,恢复经济,防控风险。加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稳步推进各项风险化解工作。支持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加大不良贷款化解力度,增强金融机构稳定性。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人民银行将认真履行职责,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妥善处理好守住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和防范道德风险的关系,突出金融主体责任。机构和地方***的属地管辖权。职责,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发生重大金融风险时,相关股东和债权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损失,对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违法违规、失职等行为进行严格查处。
记者:今年《***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下一步是什么?
易纲:利率是最重要的金融要素价格。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领域最重要的改革之一。目标是完善以市场为主体的价格机制,稳步推进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一体化。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 2013 年 7 月和 2015 年 10 月放开了 贷款 和存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LPR与市场资金供求的相关性明显增强。例如,2020年5月发布的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为3.85%和4.65%,自去年8月改革以来累计分别下降0.4和0.2个百分点,充分反映了市场资本的变化供需。
二是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显着提高。2020年5月中旬,35.3%的新发行贷款利率低于原0.9倍,是LPR改革前的近4倍。贷款 利率的隐含下限已被打破。.
三是有效推动贷款实际利率下降。4月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81%,较LPR改革前2019年7月下降0.51个百分点,预计5月将继续下降。
四是LPR改革对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贷款市场整体利率下行,银行发行贷款收益减少。为保持与资产收益相匹配,银行会适当降低负债成本,高息吸引准备金的动机会减弱。事实上,银行存款利率发生了一些变化。部分银行主动下调存款利率,市场化货币市场基金等存款产品利率也有所下降。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LPR改革,畅通货币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通道,推动贷款实际利率下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有序推进存量贷款标杆改造。
记者: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近年来,金融业坚定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目前对外开放措施的落实情况如何?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影响中国对外开放的节奏和步伐?今年金融对外开放领域有哪些新举措?
易纲:近年来,金融业宣布了40多项对外开放措施。目前,这些措施的实施进展顺利,大部分措施已经在法律和实践层面得到落实。
一是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人寿保险等领域外资股比限制全面放开,外资股东资格限制不断放宽。
二是在企业征信、评级、支付等领域给予外国投资者国民待遇。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不断深化,配套的会计、税收和交易体系不断完善。
三是疫情并未扰乱我国金融市场开放步伐。近日,万事达卡进入银行卡清算市场的筹备申请获批,惠誉成为继标准普尔、高盛、摩根士丹利实现控股后,第二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评级公司,贝利的准入工作德国、路博润等外资金融机构有序推进。
这些开放措施旨在提供开放、包容、充分竞争的金融环境,最大限度地鼓励创新,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业在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同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风险防范,提升金融监管适应金融对外开放的能力和力度。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自主对外开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落实近年来公布的金融开放措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吸引更多外资和民营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二是推动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施,统一准入标准,推动开放制度化、制度化。
三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简政放权,尊重合同,保护产权,强化政策制定沟通机制,多将事前审批改为事中事后监管。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强化竞争制度的基础性作用。
四是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监管密切配合,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记者:中国人民银行长期研究法定数字货币,已经在部分城市进行了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何意义?测试工作进展如何?预计什么时候正式发布?
易纲:当前,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与应用,有利于有效满足数字经济条件下公众对法定货币的需求,提高零售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防伪水平,促进我国金融业加快发展。国家的数字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较早开始了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工作。2014年成立专门团队,对数字货币发行框架、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及相关国际经验进行专项研究。2017年底,经批准,中国人民银行组织部分有实力的商业银行及相关机构共同开展数字人民币系统(DC/EP)的研发工作。DC/EP在坚持双层运营、现金(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
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遵循稳定、安全、可控、创新、实用的原则,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未来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检验理论可靠性和系统稳定性. 性能、功能可用性、流程便利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
不过,目前的试点测试只是研发过程中的例行工作,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上线。何时正式启动尚无时间表。
记者:今年是决定性的一年。央行在金融扶贫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继续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易纲: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扶贫与普惠金融相结合,金融支持与风险防范相结合。金融精准扶贫的政策、组织、产品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好金融扶贫政策落地,加强扶贫、再利用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加大对“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并提高这些领域金融服务的包容性和可用性。做爱。
二是加大金融对产业扶贫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地区培育发展扶贫产业,推动金融支持与产业扶贫融合发展,加大金融对后续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扶贫搬迁。
三是促进金融扶贫可持续发展,加强对贫困地区特别是扶贫小额信贷的监测,及时预警预警,杜绝“因贷致贫”事件的发生。 ”。
四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加快贫困地区支付、征信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巩固提高贫困地区基本金融服务水平。
五是有效对接金融支持扶贫和乡村振兴,提升县级法人金融机构服务农村和贫困地区能力,系统总结宣传金融精准扶贫成效,开展跟踪2020年加大政策研究力度,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