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银理财、中邮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密集下调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下调幅度最大可至105个基点。
业绩比较基准是理财公司基于产品性质、投资策略、过往经验等因素对产品设定的投资目标,并不能代表产品的实际收益。专家建议,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不应过度关注业绩比较基准,应该参考产品过往的实际业绩表现和投资策略,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预期进行理性选择。
业绩比较基准纷纷下调
近日,农银理财、中邮理财、华夏理财、信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密集发布公告,对旗下多款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下调。
12月13日,信银理财对旗下多款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作出调整,其中一款产品下调幅度高达105个基点。公告显示,“信银理财多彩象多资产稳健两年定开3号理财产品”A类份额的业绩比较基准,将由此前的4.70%-5.70%下调至3.65%-4.65%。该理财产品为固定收益类产品,主要投向债券、非标等债权类资产,同时以不高于20%的权益等其他类资产投资进行增厚,通过宏观大类资产配置提升组合收益风险比。公告同时称,这是“根据当前宏观经济、市场利率水平、权益市场估值水平等因素测算,扣除相关税费成本后,综合得出产品的业绩基准”。
同日,农银理财也连发五条公告称,今年以来,主要商业银行多次下调存款利率,基于当前市场情况变化,对旗下“农银匠心·天天利”“农银安心·天天利”等五款同业存单及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均在原比较基准的基础上向下给出40个基点的浮动范围。例如,其中一则公告显示,将自2023年12月18日起(含当日),将“农银安心·天天利”人民币理财产品(对公专属)的业绩比较基准由2.60%调整为2.20%-2.60%。
此外,中邮理财也在早前发布公告表示,“因投资市场环境变化”,自2023年12月22日起将“邮银财富·鸿锦一年定开24号(代发工资客户优享)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由3.8%至4.2%(年化)调整为3.1%至3.5%(年化),下调幅度为70个基点。
“银行下调业绩比较基准,一方面是产品净值化转型后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收益率有所下降,如果不及时调整,比较基准和实际收益偏差太大,可能对投资者产生误导。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主要投向债券资产,债券行情对产品业绩影响较大,面对债券收益率下行的市场环境,银行主动调低业绩预期也是大势所趋。”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在采访中对记者表示。
巨泽投资董事长马澄认为,业绩比较基准下调,表明在当前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内存款利率水平不断下调的大环境下,银行有对自身成本控制的需要。另外,投资收益也有下滑趋势。同时,就中长期来看,我国利率水平会继续走低。
比较基准≠实际收益率
记者查阅各家银行理财机构发布的通知发现,在公布的具体下调数值后面均附有这样一段说明:“业绩比较基准是基于产品性质、投资策略、过往经验等因素对产品设定的投资目标,不是预期收益率,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不构成对产品收益的承诺,投资须谨慎。”也有机构提醒投资者,业绩比较基准不代表理财产品未来表现,不等于实际收益,投资须谨慎。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将可能低于业绩比较基准,甚至无法取得任何收益。
“根据行业数据统计,从2021年起银行理财的业绩比较基准就呈现持续下调的趋势,产品的实际收益也在下降。资管新规落地执行之后,银行理财打破刚性兑付全面净值化,业绩比较基准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代表产品的实际收益。”姚旭升表示。
对于理财投资者,应当如何看待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的情况?
姚旭升告诉记者,净值化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并不会影响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反而能够避免业绩比较基准虚高对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产生误导,保护投资者利益。“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不应过度关注业绩比较基准,应该参考产品过往的实际业绩表现和投资策略,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预期进行理性选择。”姚旭升进一步建议道。
“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并不一定意味着产品的实际收益一定会下降,它只是表示该产品的业绩表现与之前设定的目标相比收益的预期有所降低,相比之下投资者应该关注产品的实际收益情况,而不要太关注所谓的业绩比较基准。”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分析道,“产品的实际收益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市场环境、产品风险、投资策略等,所以投资者应该多做功课,尽可能全面了解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并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做出决策。”
国信证券在12月7日发布的《银行理财2023年12月月报》中指出,11月份银行理财存量规模保持恢复态势,月底存量规模26.8万亿元,环比上月增加0.3万亿元。从机构格局看,全年大行理财规模整体缩水,股份行和部分优质城商行理财子较年初有10%以上增长,但尚未回到2022年高点水平。预计今年年底银行理财规模难超过行业2022年底水平。研报同时指出,11月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持续降低,平均为3.43%。
理财产品如何选择
“短期来看,银行理财产品依然是可以投资的,毕竟目前市场整体投资意愿不强,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PMI(采购经理指数)的走低表明当前经济还没有恢复到正常轨道上来,暂时购买银行理财是不错的投资选项。建议投资者购买一些安全性高、风险小的保守类理财产品为宜。”马澄分析指出。
在刘岩看来,银行理财产品仍然是非常值得考虑的投资选择。“银行理财中以债券类为代表的固收类产品是一个非常稳健的投资渠道。一般来说,债券的风险相对较低,收益也相对稳定。对于一些追求安全的投资者来说,选择一些投资信誉良好的公司或***发行债券的银行理财产品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刘岩分析道。
“另外在稳健的基础上,投资者也可以考虑一些偏进取型风格,比如除了债券以外,也投资一些如股票、基金等项目的银行理财产品。适当投资一定的权益类产品可以增加收益的弹性,提供更高的潜在收益空间,当然同时也伴随着更高的风险。”刘岩进一步建议,“投资者需要谨慎评估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充分了解各类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将资金分散投资从而降低风险,在考虑高收益产品时也一定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高风险,并注意保持长期投资观念,避免太在意短期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