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市场波动加剧,身边有不少被“套”住的朋友心态也快绷不住了,开始感叹:当初就不该跟风,买点理财多好。
很多被股票、基金“伤害”了的人,也开始逐步将目光放到了银行的理财产品上。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银行本身意味着信用,而曾经承诺保本的理财产品无疑是绝佳“避风港”。
在你印象中,银行理财产品有什么特点?是稳赚不赔、还是低波动低风险?总之就不太会被坑?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银行理财,看看它是不是真的比基金“安全”。
曾经的银行理财,拥有许多其他金融产品所不具备的优良品质——“灵活、利息比存款高、没有亏本风险、有的还保证收益”。
然而,在最近两年,情况发生了变化。
很多人在购买时看到“预计年收益率5%”,到期时却发现真实年化收益率只有0.25%... 甚至一些产品居然还会亏损本金。
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要追溯到2018年颁布的《资管新规》。
新规要求,金融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产品出现兑付困难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在此之后,银行理财“保本保息”成为了历史。
很多人可能会表示不解:有人兜底保本保收益挺好的,为什么现在不让了?
其实,银行理财产品所谓的“保本保收益”,专业的叫法叫做“刚性兑付”。
这种模式下,给老产品允诺的到期本金和利息,如在实际投资中出现了亏损或者没达到允诺的收益水平,就会拿新发售产品募集来的资金给上一批投资人进行兑付。
也就是说,并不是银行拿你的钱去投资不会亏钱,而是说如果亏了钱,他会拿别人的钱来给你兜底。
这种模式的风险也显而易见:理论上来说,只要不断有新的投资者加入,前面的人就能拿到钱,皆大欢喜;但一旦后面资金续不上,就会出现巨大的风险。
此外,刚兑本质也代表了一种不公平的收益分配。大家把钱放一起去投资,凭什么有人这部分的投资亏了钱,就可以拿其他人的钱连本带息的给你补上?
投资永远存在波动和风险。银行理财和基金一样,实质上也是一种代客理财的资管产品。
资管行业的本质就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财、投资者风险自担”。管理人只能拿管理费收入,赚的钱都给客户,赔的钱也该客户自己承担损失。
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不仅是为了防范风险,也是为了让银行理财回归资管产品的本质。
现在,银行理财用“业绩比较基准”取代了“预期收益率”。和公募基金一样,业绩比较基准只是对过往业绩的或者目标收益的展示,并不代表收益承诺。
大多数人对银行理财的另一个印象就是,低波动低风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银行理财比基金的投资水平更好。
要知道,对于包括基金和银行理财在内的所有资管产品,它们的风险收益特征,主要是由产品所投资的底层资产所决定的。
例如,股票型基金有80%的资产投资于股票,股市出现大幅波动时,这类基金的业绩表现也难逃股市的影响;而债券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其风险收益特征更接近于债券。
所以我们在判断一个资管产品是否“安全”、是否适合你的时候,最应该关注的是,这个产品投的到底是什么。
银行理财 “低风险”的特性,更多源于产品的底层投向。
在银行理财产品中,普遍比较常见的是主要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所有银行理财产品规模的95%。
很多人一听固定收益,以为就是字面含义,稳妥妥地拿本金、赚收益,绝对靠谱的保本理财。
但固定收益其实是一类金融资产的统称,包括银行定期存款、协议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可转换债券等。
这类资产的本质是借贷,即债权人会在“固定”的时间,收到债务人“固定”金额的还款。确实和股票相比,它们的风险收益水平整体比较低,但并不是说完全没有波动、不会亏损。
如果将目前市场上所有银行理财看做一个组合,我们穿透他们的底层持仓,会发现,银行理财有近70%的资产都投向了债券、银行存单及现金。
所以不难理解,银行理财所谓“安全性”和“稳健收益”的来源,其是债券和现金,并不是发行这些产品的机构。
公募基金里的债券型基金也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和银行理财一样,也主要投资于各类债券和银行存单。
所以,从风险收益特征的角度来说,银行理财和公募债券基金应该是非常相似的。
既然现在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为什么不直接选择公募债券基金?
有趣的是,不少银行理财产品也会去买基金。从今年年中的数据来看,银行理财整体有3.2%的资产直接投资于公募基金,其中75%是债券型基金。
也就是说,你投资一些银行理财,其实也间接购买了公募债券基金。
相较于银行理财,公募基金在信息透明度上更胜一筹。
信息透明是帮助我们做出正确决策的关键前提。任何资管产品,都是为我们的资产配置服务。了解好手上的工具,才能更正确地使用它。
公募基金是目前国内所有资管产品中,监管最为严格、信息披露最完善的投资品类。不仅有每日净值,还有定期的季报、半年报披露供投资者定期查询。
相比之下,银行理财会让投资者感觉像是“黑箱”。尽管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对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进行了规定,但由于目前还没完全形成统一的信息披露形式,各理财公司对信息披露监管要求的理解存在差异,信息披露情况差异也较大。
在挑基金的时候,大家可以借助包括历史业绩、基金经理履历、持仓、规模、费率等一系列数据,对产品的投资风格、风险收益特征形成认知,还能把每只基金的情况和同行进行比较,辅助进行投资决策。
但如果你想挑银行理财,甚至可能都没有地方可以查到它的历史表现,更别说把它的业绩和其他产品进行PK。也没有任何基金经理、持仓等数据可以参考。
而且,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一样,也会收取费用。但是银行收取了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手续费,代客理财的水平到底怎么样?缺乏信息披露,投资者也没有办法监督和评判。
说到底,无论是信托、私募、还是银行理财,都只是资管产品的一种形式。
我们单纯去评论一种资管产品形式的表现是否优于另一种,或者它是否安全,是无意义的。产品的投向和底层资产才是投资者最应该关注的。
现在让大多数人感到波动和不安的不是基金,而是偏股型基金底层投向的股市。同理,让人感到安全的也不是银行理财,而是它底层投的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