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微博有个热搜“可是妈妈,1500和1500是不一样的”,热到自然评论量过万,直到这个帖子无法查看。
先看一下这个帖子的具体内容。帖子截取了一位女生拍的自述视频,她在视频中分享说,自己和大学室友每个月的生活费一样都是1500元,可是室友却在用很贵的化妆品,她以为是哪里薅羊毛买的,却被告知是室友妈妈寄来的。
于是,这个女生破防了,感叹1500元和1500元是不一样的——朋友的生活费就是吃饭钱,其它的都能报销,而自己的生活费包含了书费、报名费、囤日用品的钱。进而认为母亲教给她的消费观都是“错误”的,譬如体谅大人、别乱花钱等,这导致她成年后依然没有安全感,花钱会有内疚感,有时会报复性消费,有时又会过度节省。总是不自觉地去比较,缺乏坚定的自信,女孩反问:“花钱不等于有罪不是吗?”
最后,她还质疑母亲用别人更惨的例子来安慰她的作法,认为痛苦是不能比较的,自己的感受也不应该被忽视。
网友们为此吵开了锅。有的人支持女生的观点,认为她的母亲是典型的“毒父母”,给她灌输了错误的价值观,剥夺了她的快乐和自由,没有给她提供“情绪价值”。
也有人反驳女生的观点,认为她应该学会量入为出,不要盲目攀比,要知道自己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是父母辛苦挣来的,还是自己努力赚来的。
还有网友指出女生的拧巴:“想抱怨生活费给的不够多,又怕被说,所以避重就轻地说父母没有教会她正确的价值观和给予积极的情绪价值。”
从理财的角度来说,消费观没有绝对的对错,而且每个人的消费观都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个人的经济状况。说白了就是,能消费什么东西,主要取决于银行账户里的数字。
有钱人买东西不看标签,只买喜欢的、贵的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身份。但普通人买东西首先肯定要考虑性价比,如果经济条件还行,偶尔也能不问价格,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就是大多数普通人生活。
如果觉得自己1500元生活费不够花,大学生可以和父母沟通,争取父母能支持自己一些额外的支出;也可以尝试勤工俭学,到奶茶店、快餐店兼职,或是干家教等,为自己赚一些生活补贴;也可以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争取获得奖学金。自己挣来的钱,自己花得能更安心一些,这可以消除女生说的花钱时的负罪感。
花钱会产生负罪感,主要是因为自己的花费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学生党却只想用大牌,认为只有买贵的东西才能证明自己配得上,未免有些片面和理想化。
正如女生最后说的“痛苦与痛苦不能比较”一样,消费与消费也不能比较。月入2000元有2000元的消费,月入20万元有20万元的消费,随着收入的改变,消费水平也会改变。所以,适合自己经济状况的消费才是合理的。
不要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所左右,将自己囿于消费陷阱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消费决策,既不要过分节俭,也不要过分奢侈,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消费平衡点,让自己的钱花得更有意义,让自己的生活更有质量。
这样,1500和1500的价值就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