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南亚消费金融的市场环境
从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来看:
印尼有2.6亿人口,是仅次于中国、美国、印度的第四大人口大国,占东南亚人口的40%,从人口角度上来说,得印尼者得东南亚。
印尼的人口结构以年轻人为主,其中18-35周岁的年轻人占据了70%,这些年轻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且他们城市化率不比中国差。虽然看起来印尼是比较发展中(落后),但它很富有朝气。
印尼的人口红利,在未来的几年还会持续。
从金融渗透率来讲:
印尼能够享受的金融服务极少,第一种是储蓄卡,第二种是信用卡,储蓄卡渗透率36%,信用卡渗透率不到3%。
为什么渗透率那么低?印尼储蓄卡的申办条件是:年满18周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同时HR需要为他们开具工资证明。在印尼很多不可能的事情,都是客观存在的。
储蓄卡申办如此艰难,更何况信用卡?印尼消费金融市场一片蓝海。
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来看:
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加速,整个东南亚市场,包括印尼,智能手机出货量非常大。这让金融科技更容易、更快落地。
相比当地银行,我们更接地气,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给客户提供我们金融科技的服务。
此外,刘杰对读懂新金融提到,目前他们月放款量约为1亿多,体量排名前三。
这也说明,印尼消费金融市场还在开垦之中。
2、为什么选择印尼为东南亚第一站?
从客群角度讲:
上文已经阐述印尼消费市场足够大,此外印尼消费金融的客群和中国相似,主要以年轻人为主。因为长期受荷兰殖民的影响,印尼人的思想更西化,他们提前消费的观念、意愿更强。
印尼是热带国家,热带国家民众的特点是不喜欢储蓄,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
从数据角度来讲:
波士顿集团预测,2020年印尼中产数量较2013年翻倍,消费需求较以往大幅释放。传统金融覆盖量非常少,无法满足印尼中产阶级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
当地的信用卡额度是多少?多为1000~2000元人民币,这只够当地人吃两顿饭,交两个月房租或者买一部手机,无法满足用户的全部需求。
金融科技公司有足够大的发挥空间。
从传统金融覆盖率讲:
传统金融在当地覆盖面小,审批慢,额度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金融的需求。
印尼银行信贷覆盖人群远低于中国,我们研究印尼客群用户画像,发现他们普遍年轻、优质、核心区域。年轻和核心区域这块不谈了,优质怎么体现的?
我们的客群主要是工作技术工,高端的技术工,或者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比较多。正常来讲,这部分人应该是银行服务的客群。他们应该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银行能做的事情我们会做,银行不做的事情我们也会做。
从政策方面讲:
印尼***为了带动经济发展,对金融科技项目持开放性的态度,只要你去,对方就表示欢迎。目前消费金融有初步的监管政策,整体还属于空窗期的状态,在这个空窗期状态下,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当地的金融监管局对早期的金融公司更认可,先发优势也很重要。
印尼的贷款业务只控制金额,不限定利率,他们的信用卡利息就很高,想控制也没有办法。金额的上限是,单笔不能放超过一百万人民币,这对消费金融公司影响几乎是0。
综合所说的三个节点,我们最终把印尼作为征战东南亚的第一站。
3、在印尼交的坑和学费
从基础设施角度:
印尼金融的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客户还贷款要自己去通过网银转帐或者说通过便利店、ATM转帐。而且很多人没有开通网银,所以我们发现,客户生活区域和工作区域的便利店、ATM机密集的时候,他还款意愿要更强。当地的基础设施对当地人的还款意愿有很大影响。
从员工角度:
这是我们刚进入印尼碰到第一个大坑。当地人的工作效率比较低下,偏佛系,你和他谈人生、理想、追求,谈不下去。我们追求是赚到很多钱不上班,他们追求是不管有钱没钱回家睡觉。
举例说,当地青年一般会发十三薪。拿到钱后,会有大量的人离职,他们并没有回老家或者找新工作,而是吃喝玩乐。当钱都花光开始考虑到房租的时候,才开始找工作,所以我们很多岗位还是在中国人,像母亲带孩子一样慢慢培养管理人员。
此外,印尼的专业人才非常匮乏。一开始,我们进入印尼找了一些当地银行资深的风控人员,做审核和策略分析和线下反欺诈调查工作。但是我们慢慢发现这些人工作能力距离我们的要求有很大差距。所以说我们又招了一批应届毕业生,通过培养后再上岗。这些被我们写出来的“白纸”比当地的行业精英要强很多。这是一年以前的情况。
从当地***办事角度:
印尼当地法律复杂多样,他们有荷兰殖民留下的法律、当地***新生的法律还有宗教法。如果你们公司仅仅专注于当地一些法律,不注重宗教法、劳工法,等待你们的将是一个巨大的坑。
其次,监管部门比较繁杂。注册公司需要超过八个部门的审批。这八个部门办事也比较佛系,如果他们发现了问题,可能不会一次性告诉你,有些材料我们周而复始不断的去改,花费一年时间公司总算注册下来了,谢谢印尼***。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后来我们发现,印尼有一些很专业的事务所、律所机构,他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这些律所和事务所,最快能把注册时间缩短到40-60天,正常来说三五个月能够解决。如果告诉你注册时间两三个星期完成的话,这肯定是不靠谱的律所。
印尼科技金融监管处于小马过河阶段,今天告诉我们这个不能做,明天沟通又告诉我们这个可以做了,这也是一些挑战。
从融资角度讲:
由于科技金融在资产上的对接、交割、把控,有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而印尼的资产认可度肯定不高,风控把握也是不容易。另外,资产真实性核实对中国资金方来说是比较难的。如果目前从国内到印尼做这个事情,资金出境是一个大问题,我们目前有合法合规的资金出境的通道,这块需要保密。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黑白、对错,有的只是衡量标准。在中国24%的民间借贷利率就是一条标准,而在印尼或许没有这个标准限制,出海做消费金融的公司自然也不会面临任何谴责,但是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能够产出的价值是有限。望慎重。